好痛痛 - 醫療與治療 (2) 十字韌帶手術 & 物理治療

十字韌帶 手術 物理治療


好痛痛 - 醫療與治療 (2) 十字韌帶手術 & 物理治療


古有云:「十字韌帶一斷裂,一代豪傑轉賣鞋!」這就是在講曾經叱吒一時的螺絲葛格的故事
不管你是不是職業球員,一聽到「十字韌帶斷裂」就會很像要害被踢一下很有感,趕緊摸摸自己的膝蓋看看每樣東西是否都還安好存在著。今天我們就要來講十字韌帶手術後恢復和物理治療的關係,有需要的人可以看這篇複習一下膝蓋結構。


十字韌帶的結構與功能

膝關節有兩條很關鍵的韌帶,分別為前、後十字韌帶,但其實它們只是各自一條,要合體才能形成十字之勢(如下圖)。
好痛痛 膝蓋 膝關節 外側副韌帶 內側腹韌帶 前十字韌帶 後十字韌帶 半月板 半月軟骨板
右腳膝蓋的十字韌帶與內外側副韌帶

兩條十字韌帶最大的功用在於穩定你的膝關節,不要亂轉、亂跑,以免你甩飛、弄丟了你的小腿(脛骨)。在臨床上前十字韌帶損傷的比例要高出許多,原因在於前十字韌帶是由前往後連接兩根又粗又大的....骨頭,分別是股骨(大腿骨)與脛骨。而後十字韌帶比較短,組織本身又比較厚實與強壯,因此較少單獨受損,一般多伴隨側副韌帶或是半月板同時受傷。剛剛提到十字韌帶負責穩固你的膝關節,啊你的體重那麼重,膝關節又兩顆小小的,膝關節中主要負責穩定的又是分別兩根共四根小小的韌帶,他們不苦命誰苦命。因此當你在從事各種激烈運動的時候,他們「一生懸命」的在想辦法拉著你的膝關節,不要讓你的膝關節「啪嘰」掉。
如果你的大腿肌力不足,或是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,體能逐漸下滑後,神經肌肉一個協調反應不及,韌帶便很可能應聲而斷。
十字韌帶斷裂後,主要有兩種處置方式:「手術」和「不手術」。真的啦,真的就這兩種選擇!!我們今天要來講手術後十字韌帶復原以及物理治療的新觀念。


十字韌帶手術 X 手術後物理治療


手術後0~2週

這個時期的治療目標是控制水腫、膝關節完全伸直股四頭肌肌力進步到原本的八成、在控制下使膝關節承受重量膕旁肌伸展
這時候物理治療會做的有冷療(冰敷)、電療、按摩、臏股關節鬆動術、關節角度的運動計畫、肌肉的伸展運動計畫。這時患者會穿戴支架走路。新的觀念會提早介入物理治療,最好是手術後的隔天,並且減少冰敷,因為冰敷會拖慢癒合的速度。並且以運動訓練去取代電療和按摩,因為電療和按摩只能短期舒緩,缺乏長期的效益。

手術後2~6週

這個時期的治療目標是消除水腫維持膝關節伸展角度、膝關節能彎曲至120度、並且手術側能單腳站。這個時期的物理治療和上個時期差不多,只是有必要時會加入神經鬆動術,而運動訓練的部分也會隨著復原狀況做調整,例如半蹲、上下階梯等等。目標是在四週內能夠不靠輔助自己走路。

手術後6~12週

這個時期的目標是達到完整的膝關節活動度、開刀處內外側肌力相同、能深蹲到底、可跑步、並且訓練動態本體感覺(不憑眼睛去感受身體的位置)。這時候的物理治療以運動訓練為主,並且逐步增加重量;預期訓練到慢跑直線、游泳(踢水要輕)、騎腳踏車。

手術後3~6個月

這個時期的目標是使開刀和沒開刀的腳肌力、關節活動度、耐力都越來越接近,並且可開始進行預備回到運動場前的訓練。這時候的物理治療以運動治療為主,目的在於能夠參與運動項目。

手術後6~12個月的目標是回到運動場上後逐漸恢復表現水準,這時期看狀況,有需要才繼續接受物理治療。


和傳統教科書上不同的,新的醫療觀念希望提早介入物理治療,並且增加運動治療的比重;冰敷的觀念漸漸過時,電療與按摩被視為舒緩以及短期的手段,長期還是需要運動與訓練去治根。


運動治療 & REDCORD系統

前十字韌帶手術重建後,最需要物理治療介入的就是前12週,最重要的目標其實就是兩項,膝關節活動度大腿肌力(包含神經肌肉控制)。這兩個項目除了徒手治療能提供幫助之外,最主要還是必須經由大量的運動訓練來恢復,將大腿肌力有效率地練起來,不論是主動或是被動的關節角度都會有明顯的進步。困難點在於術後肌肉萎縮的情形下,要如何訓練才安全?答案是「在能夠調節動作難度的環境下」訓練,REDCORD系統便能創造這樣的環境,由於彈性繩的特殊設計,能夠讓動作所需的力量降低,完成相同標準的動作。而物理治療師的全程參與進一步提升了動作的品質,這樣就能確保目標肌群有被訓練到,而又不會造成關節過多的負擔,而藉由Neurac的介入技巧,更可以針對神經肌肉控制做強化訓練,可說是術後復健、肌力訓練之必備良器。

開頭提到的螺絲葛格,我們很快就會為他寫一篇專門的膝蓋文章XD



合作撰寫:好痛痛強物理治療所


註: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、衛教為出發點,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。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,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專業教練。



留言